近日,苏州市姑苏区人民法院收到一封转自“苏州便民12345-寒山闻钟”论坛的“投诉件”,民二庭法官黄瑶打开一看,却发现诉求内容是......
“这不是关于我4天前刚处理完毕的案子吗?”黄瑶读着信件,过往片段一一浮现......
那是一个寻常的工作日下午,黄瑶拿到了一起教育培训合同纠纷的案件材料,她照例仔细翻阅了其中的所有内容,却发现里面缺少了重要的证据材料。随即,黄瑶拨打了当事人小刘的电话。
接通后,当她表明自己是该案的承办法官,电话那头传来略微颤抖的年轻女声。在稳定了小刘的情绪后,黄瑶了解到小刘是一个舞蹈爱好者,两年前购买了某机构的成人舞蹈培训年卡,但该机构将开课人数从3人改为6人,并以人数不足为由取消了她已预约的课程,且无任何赔偿。小刘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,要求该机构返还剩余课时费,但双方就退费金额迟迟无法达成一致。
为此,小刘曾尝试通过多种途径寻求解决方法,但均未得到满意的结果,无奈之下诉至法院。
然而由于缺乏诉讼经验,其目前提交的证据材料无法有力支持其诉讼请求。
在听了小刘的详细诉说后,黄瑶耐心细致地告知其需要补充的证据材料。不久,小刘按照指导内容将材料补交完毕。
当事人身陷该纠纷产生的困扰已三月有余,作为法官,自己该如何处理才能有效解决这起纠纷,真正做到案结事了?
“解铃还须系铃人”黄瑶随即拨通了双方当事人的电话,耐心细致地分析利弊,努力消除分歧。最终,双方达成庭前调解协议,小刘在拿到所有的退费金额后提交了撤诉申请,这起纠纷终于画上圆满的句号。
“黄法官,还好有你!”小刘在电话里感激地说道。
“正是因为你们的付出,让我坚信法律的力量,也让群众心中的天平永不蒙尘。”小刘在“寒山闻钟”论坛上这样写道。
/
/
原标题:《一张特殊的“投诉”单......》
阅读原文